客服热线:0576-88550130   
 
 
点击这里使用QQ登录
登录
注册
 
比赛首页
比赛介绍
作品展示
评选结果
个人中心
评委中心
作品展示
《老街人家》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1、王阳明故居是我国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出生地,位于余姚城区武胜门路西侧。八十年代后期至今,当地文保部门持续对故居作了整体修缮,故居坐北朝南,占地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。在建筑设计上保留了明代浙东官宦建筑风格,内有王阳明出生地瑞云楼等古建筑。前来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2、紧邻王阳明故居的武胜门路,取名于古时将军武功凯旋过城门而得名,现已不见当年的繁华,老街居住着不少老年人,偶尔也能见到年轻人渐行渐远的背影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3、翰林第为明代建筑,系南宋丞相史浩后裔世居宅院。现翰林第的主楼仍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风格,这里的居民习惯了在这屋檐下生活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4、在翰林第东厢房内,俩个老人在拉家常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5、清晖佳气楼是明礼部侍郎倪宗正的故居,现在已不见当年楼宇的气势,里面还住着不少倪姓人家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6、黄家墙门是黄宗羲后裔的世居宅院,租住着不少住户,现已不见黄家后人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7、史邵宅院内这位史家后人从小在这房子生活,深深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8、老人脚下的破碎的青砖是历史印记,83岁的倪大爷倪宗正的后裔,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9、窗棂是古建筑中重要的构成要素,邵氏民居仍保留着当年江南民居的建筑结构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10、史邵宅院保留了清中晚期浙东大户居宅的建筑风格,深深的庭院,建筑单体保存较好,史家后人在庭院里晒干菜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11、在史家民居的两扇木门上,看到是时代留下的深深痕迹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12、这里居住的老人们还习惯打井水洗衣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13、在街区的租房里住着不少外来人员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14、居民们在一起打牌消遣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15、老人在高墙旁洗衣晒被,她的脚下是曾经繁华的太守房路,漫长的岁月让高墙褪去了昔日的铅华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16、街区内的小店很简陋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17、大伯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小巷子里,留下了孤单的身影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18、年久失修的房子外墙分化脱落,居民年复一年生活在熟悉的巷子里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19、深深的弄堂里冷冷清清的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20、由于旧城老街里住的大都是年久失修的木结构房子,这里的古建筑有不少是消防重点部位。这位大妈手指着是去年失火的邻居家的老房子,心里充满着企盼。
返回顶部>> 照片说明: 21、大妈看着旁边的高楼若有所思。
拍摄地点:余姚市武胜门街区      拍摄时间:2017年3月至5月     
作品标题:   《老街人家》
作品介绍: 作品说明:曾经在旧城老街生活过的人们,在追忆起当年旧城生活情景时,一定会想起当年脚踏着青石板穿梭在窄小的巷子,在古老的水井边打水,砍着木柴生炉子,聚在一起侃侃而谈的难忘岁月。几十年过去了,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,城市规模扩大了好几倍,鳞次栉比、错落有致的高楼拨地而起,千家万户进入整洁有序的新村小区,许多人对曾经旧城老街生活已渐渐淡忘了。在余姚旧城区的武胜门街区,有余姚四先贤王阳明的故居“瑞云楼”、黄宗羲后裔的黄家墙门、南宋丞相史浩后裔世居的翰林第、清晖佳气楼、史邵宅院等先贤名人的故居民宅,还有武胜门路、管家弄、太守房路等历史老街,这里生活的人们还居住着着当年祖辈们留下来的老房子,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,为了追寻旧城老街的历史痕迹,真实记录旧城老街人家的生活面貌,坚持一切从现实维度的出发的的理念,促使我把镜头对准在那里生活的老街人家。
 


         
返回首页 | 关于天下摄影 | 服务条款 | 广告服务 | 摄影互动 | 招聘栏目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导航 | 版权所有
天下摄影交流群:一群:35765943    二群:176326500  人像群:90556132
Copyright © 2009-2014 台州市天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265号

浙ICP备12002614号 网站法律顾问:陈明律师